<div id="soyom"><li id="soyom"></li></div>
  • <li id="soyom"><button id="soyom"></button></li><div id="soyom"><button id="soyom"></button></div>
  • <div id="soyom"></div>
  • <div id="soyom"><li id="soyom"></li></div>
  • <small id="soyom"></small>
  • <div id="soyom"><li id="soyom"></li></div>
  • <small id="soyom"><li id="soyom"></li></small>
  • 最近搜索
    • 量化融合
    • 新聞資訊
    • 新聞資訊
    • 福建廈門
    • 廈門盛初網絡

    市場新聞

    《金華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政策解讀

    時間: 2021-08-10 13:57:33
    來源 金華市政府官網

    一、制定背景

     

    20203月,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出臺《關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制造強省建設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4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民營經濟強市的若干意見》,加快建設民營經濟強市。12月,市委七屆八次會議進一步明確打造民營經濟強市金字招牌。

     

    同時,我市2018年出臺的《關于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金政發〔201847號)于20201231日執行到期。為推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相關決策部署落地,激發廣大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扎實開展產業轉型攻堅行動,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制定新一輪的產業支持政策來銜接。為此,市經信局會同財政等相關部門進行了較長時間的研究、論證,起草了《關于加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意見(送審稿)》(以下簡稱《政策意見》)。

     

    二、制定依據

     

    該文件依據省委、省政府《關于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民營經濟強市的若干意見》(金委發〔20205號)等制定。

     

    三、主要內容

     

    《政策意見》主要內容包括六個部分共26條政策,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提升產業平臺能級。包括5條政策。

     

    1.做強重大產業平臺。大力培育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對列入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的,給予100萬元獎勵;通過省級命名的,獎勵1000萬元。

     

    2.打造升級版小微企業園。該條政策主要是推動小微企業園高質量建設。其中對首次獲評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園(基地)的,給予200萬元獎勵。對首次獲評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小微企業園和省級數字化示范小微企業園的分別給予園區運營機構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30萬元獎勵。經省認定的小微企業園,當年規上企業總數實現增加的,新增部分獎勵園區運營機構10萬元/家。

     

    3.加強技術支撐平臺建設。這條政策主要是支持各類技術平臺建設。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分別獎勵1000萬元、500萬元。對獲批組建國家級、省級產業創新中心的,每家分別獎勵500萬元、200萬元。

     

    對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雙創示范基地的,每家分別獎勵200萬元、50萬元、20萬元。對新認定的國家級(或國地聯合)、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的,分別獎勵200萬元、30萬元。

     

    4.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該條政策主要是對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支持。對創建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列入數字化改革省級行業產業大腦試點建設的給予獎勵。支持舉辦全市工業互聯網創新大賽及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大賽。

     

    5.支持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發展。該條政策主要是明確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的支持內容。對新獲評國家級、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分別獎勵80萬元、50萬元。對考核等次評定為優秀的服務機構,給予10萬元/家的獎勵。每年安排400萬元資金用于企業服務券推廣。

     

    第二部分,提升產業鏈競爭力。包括4條政策。

     

    6.加快培育十大重點產業鏈。該條政策主要是對重點行業鏈關鍵項目招引的支持。對企業、行業協會每招入一個市域外固定資產投資額1-3億元(含)、3-5億元(含)、5億元以上的產業鏈關鍵項目,且在兩年內按投資協議完成竣工投產的,分別獎勵項目招引牽頭單位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

     

    7.支持園區(企業)擴展空間。該條政策主要是支持園區(企業)提高容積率。對工業企業、改建類制造業小微企業園新增加建筑面積20005000平方米(含)、5000平方米以上部分,分別補助每平方米50元、100元。

     

    8.推進產業鏈協同創新。該條政策主要是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建設。根據“強鏈補鏈延鏈”實施效果評選等級,給予產業鏈協同創新共同體的產業鏈領航企業不超過150萬元、關鍵環節協同企業不超過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9.深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該條政策主要是支持“兩業融合”發展。對列入國家、省級“兩業融合”試點的予以獎勵。

     

    第三部分,強化數字賦能。包括4條政策。

     

    10.加快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該條政策主要是支持信創產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發展。重點鼓勵支持集成電路、智能化終端(模組)等產業發展,對企業自獲利年度起三年內按地方綜合貢獻額予以全額獎勵;對首次列入國家、省電子信息產業百強重點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

     

    11.支持軟件信息業發展。該條政策主要是支持軟件信息業發展壯大。支持軟件信息業企業培育、項目投資、人才引育、爭創省級以上榮譽等。

     

    12.深入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該條政策主要是鼓勵企業智能化改造。大力支持企業開展5G、IPV6改造、數據中心、窄帶物聯網等建設,對市級重點技改項目設備投資額300萬元(含)至2000萬元(含),按設備投資額15%補助;設備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按設備投入資額20%補助。對市級以上智能化技術改造示范項目(含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設備投資額300萬元(含)以上的,按設備投資額的25%、軟件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購置三軸以上工業機器人設備按設備投資額的15%補助。對列入未來工廠試點示范項目的,按設備投資額的30%給予補助。對工業企業完成智能化改造診斷及在當年組織實施改造的予以0.5-1萬元獎勵。

     

    13.推動“兩化”融合縱深發展。該條政策主要是支持兩化融合。對“兩化”深度融合重點項目(單個項目軟性投入20萬元以上),按項目實際軟性投入的3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500萬元;對首次獲得工信部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達到AAA級(流程級)以上的企業獎勵50萬元。對首次列入國家級、省級上云標桿企業、大數據示范企業、行業云應用示范平臺的,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

     

    第四部分,強化產業動能轉換。包括7條政策。

     

    14.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該條政策主要是支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對縣(市、區)成功創建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2.0版標桿、獲得省政府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提升督查激勵的分別給予100萬元獎勵。對列入省、市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年度計劃的,按淘汰設備剩余資產凈值30%予以補助,單個項目補助不超過100萬元。

     

    15.構建綠色制造體系。該條政策主要是支持企業綠色集約發展。對首次列入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產品示范名單的,最高分別獎勵50萬元、50萬元、50萬元、20萬元;首次列入省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綠色設計產品示范名單的,分別獎勵30萬元、30萬元、30萬元、10萬元。對首次列入市級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的,分別獎勵15萬元、15萬元。對首次獲得省節水型標桿企業、省節水型企業的,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兩者實行補差獎勵。推動氫能產業完善布局,對新建運營的加氫站設施,按設備投資額給予30%補助;對建成運營的加氫站按加氫量給予一定補助。對完成接入產業鏈預警機制平臺的工業企業給予每家0.5萬元的補助。

     

    16.大力支持技術創新。對通過驗收的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省重點高新技術產品開發項目,分別給予6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通過驗收的市級重大技術創新攻關項目、市級技術創新項目分別給予60萬元、4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鼓勵生物醫藥企業研發新藥,對獲得藥品注冊證書并在市區產業化的創新藥、改良型新藥,每個品種分別獎勵800萬元、300萬元。仿制藥新獲得藥品注冊證書并在市區產業化的或新通過國家一致性評價的品種(不同規格視為一個品種),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獲得省級一致性評價獎補資金的,全部獎勵給該企業。支持高校院所等單位圍繞本地主導產業建設檢測、設計、 研發、應用研究、技術推廣等公共服務平臺,對平臺建設和院企合作的項目給予一定比例補助。

     

    17.實施制造業首臺(套)提升工程。對新認定的國際級、國家級、省級制造業首臺(套)產品(首臺〈套〉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分別給予2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支持企業購買首臺(套)裝備產品保險。

     

    18.大力發展工業設計。該條政策主要是支持工業設計發展。對新認定的國家、省、市級工業設計中心以及國家、省級服務型制造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工業設計企業年服務收入達到100萬元、200萬元的,分別獎勵10萬元、20萬元。支持舉辦中國金點工業設計大賽。

     

    19.推進質量標準建設。對新獲中國質量獎和省政府質量獎的,按省政府獎勵額度給予1:1配套獎勵。對新獲市級政府質量獎、市政府質量管理創新獎的分別獎勵100萬元、30萬元。企業(含團體)主導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省地方標準、金華市地方標準制(修)定并發布的,分別獎勵100萬元、30萬元、20萬元、20萬元、8萬元的;參與制(修)定標準并發布的,按不高于主導同類標準制(修)定獎勵額度的50%給予獎勵(排名列前10位有效,同一項標準有多個參與者時,對參與者獎勵總額不超過同類標準的主導者)。主導“浙江制造”團體標準制定并發布的,每項標準一次性給予20萬元的獎勵。對被認定為“浙江制造精品”產品的,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20.實施品牌強市戰略。對獲得國家級馳名商標的,獎勵120萬元,通過“品字標浙江制造”“品字標浙江服務”“品字標浙江農產”認證的企業,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10萬元;通過其他方式獲得“品字標”系列授權的企業,獎勵10萬元,獲得授權后通過“浙江制造”“浙江服務”認證的,分別再獎勵40萬元、20萬元。對首次成功注冊制造業產業集群區域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的,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示范企業稱號的,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鼓勵境外商標注冊,對馬德里國際注冊的單位,注冊費給予100%補助獎勵,最高不超過3萬元;對在歐盟(通過單一國家注冊方式提交的)、非洲地區工業產權組織、非洲知識產權組織等注冊的單位,注冊費給予100%補助獎勵,最高不超過1萬元;對在單一國家注冊的單位,按每個國家2000元給予一次性補助獎勵。

     

    第五部分,支持企業做大做精做強。包括4條政策。

     

    21.積極培育大企業(總部企業)。該條政策主要是對企業爭先進位、提質擴量的支持。對首次入選“中國500強”“浙江省百強”、省“雄鷹計劃”企業,分別獎勵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支持“鏈主型”企業培育,對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的企業,分別獎勵1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對首次實現稅收超1000萬元、5000萬元、1億元的企業分別獎勵10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對年營業收入超5億元且保持連續兩年正增長、綜合貢獻額超500萬元的企業,其綜合貢獻額同比增長部分,留地部分按60%給予獎勵。支持制造業總部企業發展。

     

    22.做好“放水養魚”企業培育。在落實好《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浙江省“放水養魚”行動計劃的通知》(省疫情防控〔202028號)文件要求基礎上,對土地出讓底價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工業用地最低標準的70%予以確定。支持企業參與重點細分行業專項激勵以及省、市“隱形冠軍”“專精特新”企業評選。每年評選10家“放水養魚”標桿企業,每家獎勵30萬元。

     

    23.推進“小升規”工作。對首次列入規模以上統計管理的企業(包括新建投產“月度升規”企業),獎勵10萬元;以上年綜合貢獻額為基數,三年內對新增部分分別按100%、80%、50%給予獎勵?!靶∩帯逼髽I三年內不實施資源要素倒逼政策。

     

    24.鼓勵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對新認定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以及單項冠軍產品的,分別獎勵100萬元、100萬元、80萬元。對獲評省級隱形冠軍、省級隱形冠軍培育企業、市級隱形冠軍企業的,分別獎勵50萬元、20萬元、10萬元。市級隱形冠軍獎勵與重點細分行業專項激勵可同時享受。

     

    第六部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包括2條政策。

     

    25.強化制造業發展支撐。各工業大縣(市、區)每年出讓土地總量中工業(制造業)用地比例不低于30%。探索產業平臺的靈活供地模式,滿足“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特色小鎮、工業園區、高新技術園區等產業平臺的發展需要。加快市區制造業發展,對制造業投資增幅達到要求和規上工業畝均稅收三年內實現倍增的區,分別給予獎勵。鼓勵行業龍頭骨干企業融入長三角和G60,組織舉辦工業新產品新技術展覽展示活動,幫助企業拓市場。

     

    26.加大企業人才培育。該條政策主要是對企業家隊伍建設、產業人才引育和傳統工藝美術的支持。支持金華市民營經濟學院建設。支持金華市技師學院等院校在縣(市、區)建立職業培訓基地或分院,加大智能化、數字化改造等方面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支持傳統工藝美術傳承發展。對企業以項目制形式開展技能培訓的,給予一定額度的培訓補貼。對企業開展技能等級認定的,按照職業技能等級給予相應補貼,最高3000/人。屬于緊缺職業(工種)的,培訓補貼標準上浮30%。

     

    四、適用范圍與期限

     

    (一)適用范圍:適用于金華市市區;各縣(市)可參照執行。

     

    (二)期限:有效期自202111日起至20231231日止。

     

    五、解讀機構

     

    金華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更多即時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盛初二維碼.jpg

     


    聲明:本文來源金華市政府官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美女粉嫩极品国产在线2020|欧美三级中文字幕视频|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国产特级毛片aaaaaa|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div id="soyom"><li id="soyom"></li></div>
  • <li id="soyom"><button id="soyom"></button></li><div id="soyom"><button id="soyom"></button></div>
  • <div id="soyom"></div>
  • <div id="soyom"><li id="soyom"></li></div>
  • <small id="soyom"></small>
  • <div id="soyom"><li id="soyom"></li></div>
  • <small id="soyom"><li id="soyom"></li></small>